首页

南一女s

时间:2025-05-24 18:30:03 作者:美国圣迭戈小型飞机坠毁 至少2死8伤 浏览量:94314

  亚太发展靠的是开放包容、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而不是对立对抗、以邻为壑、“小院高墙”。这正是中国和秘鲁相距遥远却成为亲密伙伴的原因所在。

  秘鲁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最早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拉美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同中国签署一揽子自由贸易协定的拉美国家。

  两国高层互访频繁,经贸关系稳定发展,务实合作硕果累累,文化、科技、教育、旅游等领域交流密切。2008年11月,中秘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2013年4月,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目前,两国建有外交部政治磋商、经济合作战略对话、经贸混合委员会、农业联合委员会、科技混合委员会等合作机制。事实证明,这些交流渠道和机制行之有效,为加深双方理解和互信、维护双边关系稳定、保持两国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国在地理上相距遥远,但在经济和贸易结构上高度互补,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在各个领域成为密切合作的伙伴。中国是秘鲁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秘鲁是中国在拉美的第四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76.9亿美元。中国的超大市场为秘鲁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带来巨大商机。

  中国和秘鲁于2009年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并于2019年签署了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合作谅解备忘录。2018年启动的双边自贸协定升级谈判已基本完成。这些都为双方在基础设施、科技、通信、文化、旅游、数字经济、绿色转型等领域开展更加紧密、更富有成效的合作共赢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在中国,秘鲁被视为太平洋对岸的“邻居”。秘鲁是华人最早到达的拉美国家之一,也是华人聚居人数最多的拉美国家。目前,拥有中国血统的秘鲁人目前约占秘鲁总人口的十分之一。秘鲁人民亲切地把中国人称为“老乡”。今年5月,秘鲁宣布将每年2月1日定为“秘中友谊日”,表示对华人移民特殊贡献和价值的认可。

  尽管世界风云变幻,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相互理解,密切合作。应秘鲁共和国总统博鲁阿尔特邀请,中国领导人于11月13日至17日赴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此访将进一步夯实中秘政治互信,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为双边关系注入新动力,推动中秘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1月13日社论

  原文标题:Visit can help enhance Sino-Peruvian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年3月辟谣榜

黄乃斌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安徽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省委批准,决定给予黄乃斌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合新铁路7标Ⅱ级封锁架梁顺利完成

成都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谭莹在致辞中表示,成都是一座以文翁兴学、以蜀文化为开源的城市,自古就是教育名城。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高水平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创新的关键途径,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秉持丝路精神,进一步加强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共享教育先进理念和实践智慧,共创教育美好未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新的力量。

“00”后工作不满2年拟任副局长?当地回应质疑

国家地震预警工程的全面建成,填补了中国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的业务空白,突破了地震预警、烈度速报系列核心技术瓶颈,自主攻克多网融合、海量实时数据秒级处理、多中心多算法综合决策、海量用户亚秒级信息发布等技术难题。

国际皮划艇联合会“杭州超级杯”在杭收官

山西大地华基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小平说,“运输车辆清洁能源改造的红利就在眼前,可以实实在在地看到。以混凝土罐车为例,以前使用柴油货车时,100公里需要消耗约47升柴油,改用电动车后,100公里需要消耗约141度电,仅此一项就能节省费用76%以上。”

服务“上新”“走心”,入户申请增长迅猛:佛山让新市民与城市双向奔赴

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和人才发展通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当前,我国对人才的分类评价还有待细化完善,很多领域仍主要用论文这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的人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每一类人才的价值创造方式不同,应该用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去引导各类人才的价值创造。应完善各类人才的发展通道,引领人才在擅长的领域不断钻研,追求卓越。给各类人才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比如为常年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设立成果转化工程师、产业工程师等职业发展路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